新中国成立后,随即展开了外交工作。然而,由于当时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,各国与我国建交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。今天,我们就来看看欧洲一些国家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具体时间情况。通过这些时间点,可以明显看出各国建交时间的悬殊和背后的原因。
这里提到的欧洲国家,并不是涵盖所有欧洲国家。新中国成立之初,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最早承认并与我国建交。苏联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就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,此外阿尔巴尼亚、波兰、罗马尼亚、白俄罗斯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,也都在1949年内完成了与我国的建交。这里所说的欧洲国家,主要指的是中欧和西欧的一些小国。由于当时国际环境复杂,大多数中欧及西欧国家与我国的建交时间相对较晚。
虽然建国初期,一些欧洲国家与我国的关系并不理想,但仍有部分国家较早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。即便有些国家未正式建交,也彼此保持了相互承认的态度。接下来,我们逐一看看这些国家与我国建交的时间及背景。
瑞典:1950年5月9日
展开剩余84%瑞典位于北欧,是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资本主义欧洲国家。新中国成立后,瑞典很快与我国展开外交谈判,顺利完成建交。瑞典长期奉行中立政策,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都未参战。这不仅仅是中立的选择,瑞典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也是其保持中立的重要因素。
丹麦:1950年5月11日
丹麦同样位于北欧,是一个明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。新中国成立后,丹麦立即与台湾的国民党政府断交,转而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。这在当时的欧洲颇为罕见,极大推动了两国之间的友谊发展。1956年2月15日,中丹两国的外交关系又提升为大使级,标志着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深化。
瑞士:1950年9月14日
瑞士是全球闻名的永久中立国,这一点众所周知。正因如此,瑞士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便与我国建交。许多人不了解的是,瑞士为保持永久中立,不仅不加入军事组织,甚至拒绝参加多数国际民间组织。直至21世纪,瑞士才加入联合国。这样坚持中立的国家确实有其独特个性。
列支敦士登:1950年9月14日
列支敦士登与我国建交的时间与瑞士一致,这与两国特殊的关系密不可分。自20世纪起,列支敦士登的外交政策一直受瑞士指导,基本上跟随瑞士的脚步。正因如此,这个小国保持了中立态度,瑞士与我国建交后,列支敦士登也迅速效仿与我国建立外交联系。
芬兰:1950年10月28日
芬兰和丹麦一样,位于北欧,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。芬兰在二战初期保持中立,虽然因各种原因曾与德国合作,但后来依然坚持中立立场。新中国成立后,芬兰没有完全倒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,较早与我国建交,体现出它独特的外交政策。
英国:1954年6月17日
英国曾是二战前的世界霸主,二战后虽然失去了绝对的霸权地位,但仍紧随美国步伐。尽管当时美国对我国持敌视态度,英国还是较早承认了新中国。这与香港问题密切相关。1954年6月17日,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,虽非正式大使级,但实质意义类似。1972年3月13日,两国关系提升为大使级。这对我国国际地位提升影响深远。英国的外交政策灵活多变,只要符合自身利益,随时调整立场。
挪威:1954年10月5日
挪威也是北欧国家之一,但与其他北欧国家相比,与我国建交时间较晚。我个人认为,挪威在这一年与我国建交,和英国的外交动作有一定关联,这将在后续讨论中提及。
法国:1964年1月27日
法国不仅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,更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。二战后,法国一度紧随美国参加多个国际组织,但在戴高乐将军领导下,开始推行独立外交政策,不再完全依赖美国。1964年法国与我国建交,成为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资本主义大国,这一举动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。建交后,中法关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良好。
意大利:1970年10月11日
作为欧洲经济四强之一,意大利虽不及英法两国那样早与我国建交,但时间比德国早一些。20世纪70年代,意大利积极与我国展开接触,最终于1970年建交。可见,意大利的外交政策也较为灵活和务实。
德国:1972年10月11日
作为欧洲大陆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,德国与我国的建交相对较晚。这里指的是战后分裂的西德。德国建交时间受到美国影响较大。1972年,随着我国和美国关系正常化,西方许多国家陆续与我国建交,我国的外交形势迎来重大突破。
这就是部分欧洲国家与我国建交的具体时间。整体来看,大部分欧洲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与我国建交,而剩余的国家大多是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,才逐步与我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。
发布于:天津市鑫耀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